央廣網北京3月2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3月25號晚上7點,杭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突然宣佈“限牌”政策。這種“突然襲擊”的方式,據稱是為了不給政策獲利留空間。
  但其實,在“限牌”消息發佈之前,市場上就已經傳聞四起,市民紛紛搶購。而政府部門則“故作矜持”,高深莫測,甚至一直在否認,給大家反覆“闢謠”的印象。
  結果是,一些4S店群發短信,言之鑿鑿,呼籲“速來購車,通宵營業”。普通百姓四處打探,一片驚惶。短短幾天中,有銷售商在政策的風聲中賺得盆滿缽滿。而消費者甚至慌亂到對買的車還一頭霧水就匆匆下單。
  評論認為,限牌、限行,關係到治堵、治霾,本意是為公眾謀福利。但是上演“半夜雞叫”,結果卻只有“雙輸”——政府損了聲望、百姓癟了錢袋,值得反思。
  在國外,政府如何才能避免小道消息,加強自身公信力。
  《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當地的政策法規出台之前,有關方面要在立法機構作出充分解釋,同時還要經歷長時間的聽證,因此,即使對最終結果並不滿意,百姓還是能做到心中有數。
  黃學清:在日本如果制定或修改一個政策法規需要長時間的研究審定,尤其是關係到民生的政策,會受到社會專家、相關團體、國會等各方的問詢。例如在大地震以後,東京電力公司因為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性增強出現了經營困,難提出電費漲價,雖然東電在提出漲價申請的時候提供了充足的依據,但是還是受到各方的質疑。
  媒體、議員們、社會團體細緻的調查、研究和公佈了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僅是相關政府官員,東京電力公司的高層也被召到國會,被要求詳細回答質疑。除了收益、還被問及到管理層的減薪數額,裁員、出售療養地等房產地產的情況,還有為何不拍賣收藏的藝術品等等問題。
  因為關係到無數企業的經營和千家萬戶的生活,雖然東京電力公司不是國家企業,它在運營上的變動也要受到政府和社會的監督,如果是政府的政策要發生改變,那更是要經過長期的論證,比如消費稅、國民年金的漲價都是經過了很多年的討論,在國會上被反覆提出才得以通過的。
  再來看美國。在當地生活的時事評論員 杜劍鋒 透露,某項法規板上釘釘之前,利益各方會展開媒體大戰,因此,民眾想要不知道都難。
  杜劍鋒:出台一定的法律法規之前,往往要經過相對比較漫長的審議過程。表決之前都要公示,而且一些相對的爭論媒體也會進行廣泛的報道,往往一些利益集團受益的一方會大力的宣傳,如果對於受到損害的一方也會站起來極力反對。他們都會通過用媒體來作為武器,這樣就不會出現類似群眾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出現某一種對生活影響比較大的條款被迅速通過的情況。
  杜劍鋒說,美國的政客也存在立場180度大轉彎的情況,不過,他需要做好足夠的準備來自圓其說。否則,政治聲望就會大打折扣。
  杜劍鋒:個人立場上的變化倒是有,比如某一個議員或者行政官員在一個事情上可能原來的立場是支持,過一段時間因為種種原因又會出現反對,出現這種變化。但是他必須對於自己立場的轉換做出充分的說明才能過關,但往往如果一個政治人物經常在立場上總是變來變去,對他的政治聲望也會帶來非常大的衝擊和負面的影響。
  最後看看澳大利亞。《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 胡方 說,在當地政策的制定過程當中,沒有所謂的小道消息,只有正在被討論的消息。
  胡方:澳大利亞以及各個州領地政策的出台以及政府的大動作的行動之前,都會經過議會的討論,在被議會討論之前就已經會受到廣泛的關註了。比如像是最近一直在討論的在澳大利亞的悉尼是否要建立第二個機場,普通民眾並不是在政府決定興建機場的時候才會知道,相反在這個項目進行論證在進行議會討論的時候,普通民眾已經對它非常的關心了,所以在澳大利亞的報道經常並不是某一些政策要出台,相反媒體報道的重點是在於對於某一樣政策是否要實施,不同的議員所持的不同的態度,對這個來進行報道。
  而且,在澳洲,一項政策在討論期間,調查機構還會進行相當多的民意調查,所以,當一項新政策出台的時候,早已經不是什麼新聞、而是舊聞了。
  胡方:像悉尼第二機場是否要建設這個話題,澳大利亞的民調機構就進行過幾十次民意調查,而報紙上最近也經常會刊登的誰誰又反對這個機場建設,誰又贊同機場建設。最近好消息是新南威爾士州的州長終於點頭同意願意支持這個機場建設了,所以機場看來離真正開始建設的時間為時不遠了。
  所以當一條新政策出台的時候,它已經並不是一個新聞了,對於很多澳大利亞人來說,它已經是經過深思熟慮,通過討論之後的舊聞了,所以大家都並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這種政策而感到措手不及。  (原標題:杭州限牌闢謠後一夜成真 政府損了聲望百姓癟了錢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w08awqrv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